又是一年植樹時
驚蟄過,春分臨,風(fēng)和日麗,雨水充潤,大好春光好植樹,既能綠化環(huán)境,也能美化生活,可謂一舉多得。今年3 月12 日,一年一度植樹節(jié),雖天公不作美,下起綿綿春雨,然冒雨植樹者并非少數(shù)。不少市民自發(fā)帶著鐵鍬,一家老小到市郊植樹。但愿這些樹苗能成活,五年能成蔭,十年能成材。
一
說到春日植樹,古時人熱情并不亞于今人,有傳頌至今的佳話為證。晉代陶淵明在宅邊種柳樹五棵,自稱 “ 五柳先生”。唐代柳宗元,柳州做刺史時,作詩自況:“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宋代蘇軾年少就愛種樹,其《戲作種松》曾云:“ 我昔少年日,種松滿東岡。初移一寸根,瑣細(xì)如插秧。”他一生鐘愛松樹,從其千古名句“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可見一斑。多年的種樹經(jīng)歷使他掌握了豐富的種樹技術(shù),其“ 東坡種松法”,還寫入《東坡雜記》中,以流傳后世。
可見古人植樹情結(jié),深厚飽滿,讀古人植樹詩,頓覺春意盎然,回味悠長。春光明媚,栽種一片綠色,種下了生活的美好,也種下了理想和希望。今人也當(dāng)仁不讓,鄉(xiāng)土詩人張燕良新詩作《種樹》也云:拂曉荷鋤起,墾荒栽種忙。斯人勤護(hù)植,僻壤變銀行。
二
陽春三月,風(fēng)光明媚,戶外走走看看,可植樹,亦可踏青。前日,筆者踏訪客家文化公園,眺望四方,雖海拔不足百米,亦有心曠神怡之感。正前方,建設(shè)中的圖書館拔地而起,嫵媚的人工湖春水蕩漾,右邊視線里,漫山遍野,滿眼櫻花燦爛,引來游者如云。身后乃地處城市中軸線的中山大道,街市繁華,人煙阜盛,盡顯槎城繁榮。整個公園,到處春光溢彩,讓人流連忘返,有如河源之“世外桃源”。
可誰又曾想,十多年前的客家文化公園,還曾是一塊不毛之地。公園附近“土著”居民老輩人講,以前這里地處紅砂巖,土地貧瘠,樹也長不大,一年就是收獲一把茅草。想想也是如此,遠(yuǎn)古河源草豐水足,到底是多少頭恐龍的“家鄉(xiāng)”,無從知曉,如今河源地下,又埋藏了多少枚恐龍蛋化石,誰也說不清楚。一次次的地殼運動,遠(yuǎn)古河源已是面目全非。所謂滄海桑田,莫過于此。而如今,這里又花草鮮美,林木蔥蘢,綠地盎然,春日更兼櫻花燦爛,顯示人間美夢年華。
從不毛之地到如今世外桃源,一切皆來之不易。這一切,怎么來的呢?這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當(dāng)然也不是大自然的特別恩賜,而是一屆屆政府努力的結(jié)果,是360 萬河源人眾手合力的勞動碩果,這讓人不由想到十一年前風(fēng)靡全城的“栽樹人”精神,河源發(fā)展至今,一樁樁累累碩果難道不是一屆屆政府帶領(lǐng)全市人民共同“栽”出來的?图椅幕珗@難道不是歷屆政府不懈努力“栽”出的一棵惠民利民的“大樹”,新常態(tài)下的河源,更需要“栽樹人精神”,眾人攜手“栽”出更多的惠民大樹,難道不是嗎?
三
春日河源,到處走走看看,看看踏青市民那燦爛的笑臉,那發(fā)自內(nèi)心真誠的笑容,難道不感覺生活在河源很幸福嗎?感覺自己有些不認(rèn)識河源了,原來河源也是如此之美。河源的確很美,河源更在變化,今日之河源已非昔日之河源。
想到此,令人感覺有些汗顏,想起網(wǎng)上流傳的,多以吸引眼球的東西居多,讓人心煩意亂的東西也多,時間一久,就有些麻木不仁了,心想這也許就是河源,就有些憤世了,有些嫉俗了,河源不值得人去愛,這也難怪,有時身處幸福里,也怕“浮云遮望眼”。
言猶及此,筆者在想,作為生活在河源的每一個人,想想我們?yōu)楹釉醋隽诵┦裁,?yīng)該做些什么,做一個文明市民應(yīng)該是最低的標(biāo)準(zhǔn)。套用槎城人街頭常見的一句話,爺爺說,門前不干凈,客人不會來。筆者以為,門前光禿禿,客人也不會來。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植樹天,我們何不效仿古人,重拾“栽樹人”精神,拿起鐵鍬,在房前屋后,道邊堤旁遍植樹,讓我們走進(jìn)春天里,更讓我們的心也“走”進(jìn)春天里。
張 濤
相關(guān)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yán)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