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
■鄧遠行
客家民居因地形、地勢的不同以 及不同的地區(qū),不同歷史時期,呈現(xiàn) 多姿多彩的形式:其外型有圓形的、 方形的、半月形的、橢圓形的、四角形 的、八角形的等建筑形式,其中最典 型、最著名的是為數(shù)眾多的、各式各 樣的土樓和圍龍屋。它與北京四合 院、陜西窯洞、云南“一顆印”、廣西 “干闌式”等一同被稱為中國五大傳 統(tǒng)民居建筑,是中國傳統(tǒng)民居中的一 枝奇葩。
與其他民居相比,客家民居的顯 著特點是:聚族而居,規(guī)模宏大,氣勢 雄偉,風格獨特,功能齊全,封閉性 強。整座房屋的布局,蘊涵著中國傳 統(tǒng)禮制和倫理觀念。一座土樓或圍 屋就是一個家族;幾代人共居一屋, 少則居住三四百人,多則達一千人以 上。屋內分別建有至少幾十間,多則 幾百間的房間,廚房、大小廳堂及水 井、豬圈、雞窩、廁所、倉庫等生活設 施及防御盜賊、水災、火災的安全設 施,一應俱全。形成一個自給自足、 自得其樂的社會小群體。
福建土樓和廣東客家圍龍屋則 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在客家民居中, 它現(xiàn)存數(shù)量最多,分布范圍最廣,建 筑特色最明顯。
福建客家土樓,以福建龍巖永定 土樓最為著名。它以歷史悠久、風格 獨特,規(guī)模宏大、結構精巧、功能齊 全、內涵豐富而聞名于世。在中國傳 統(tǒng)民居建筑中獨樹一幟,被譽為“東 方文明的一顆璀燦明珠”。
據(jù)有關資料介紹,龍巖地區(qū)的土 樓,分方形和圓形兩種。其中圓樓 360 座,方樓4000 多座。2008 年7 月6 日,以永定土樓為主的福建土樓 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 屆世 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 產名錄》。
廣東客家圍龍屋主要分布于粵 東、粵北、東江流域的惠州、河源和環(huán) 繞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
圍龍屋大都依地勢建在山的斜 坡上,正面望去,恰似一把龍椅,周圍 的圍屋形成龍椅的圓形椅背,中間正 屋就是椅座,而圍屋和正屋之間的半 圓形空地就是那龍椅上的小靠墊 了。所以這種房屋也就被形象地稱 為“圍龍屋”。
圍龍屋不論大小,大門前必有一 塊禾坪和一個半月形池塘。禾坪用 于曬谷、乘涼和其他活動,池塘則具 有蓄水、養(yǎng)魚、防火、防旱等作用。大 門之內,分上中下三個大廳,左右分 兩廂或四廂,俗稱橫屋,一直向后延 伸,在左右橫屋的盡頭,筑起圍墻形 的房屋把正屋包圍起來,小的十幾 間,大的二十幾間。
據(jù)有關專家考察研究認為:圍龍 屋的屋村形式,明顯帶有古代中原貴 族大院形式的遺制,布局十分講究。 鳥瞰圍龍屋,池塘、禾坪和圍龍屋恰 好組成一個以南北子午線為中軸,左 右對稱的“太極圈”。正面看去,圍屋 占據(jù)最高點,其次是上堂、中堂、下堂 依次排列,每層坐高平均相差15—— 20 厘米,以對稱式庭院房屋形式,向 前后左右重疊排列,構成全組的核 心。正堂處于正中,一般由年長或輩 份最高的人來居住。這也正體現(xiàn)了 中國自古崇尚中庸的文化色彩。
客家土樓和圍龍屋是客家傳統(tǒng) 文化精華的集中體現(xiàn),是對中原傳統(tǒng) 建筑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也是中國鄉(xiāng) 村建筑的奇葩。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