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 老年人防范欺詐案例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電信欺詐的形式也不斷花樣翻新。尤其是老年人識騙防詐和抗風險能力都較弱,容易成為犯罪分子實施欺詐的對象。讓我們看看針對老年人的騙局都有哪些。
案例1:警惕“高額收益”理財欺詐
案情介紹:騙子冒充理財“導師”拉人進入社交應用群,以高額收益為名騙取受害人投資款。劉爺爺見群內人在“導師”推薦的投資應用里賺了錢,于是也動心了,隨即追加投資2萬元。但再次登錄時,劉爺爺卻發(fā)現無法登錄,“導師”也不見了蹤影。此時劉爺爺才發(fā)現自己被騙了。
手法揭秘:騙子利用人民的愛財心理,以高額收益為誘餌騙取受害人錢財。實際上,群內大多數賬號是做局人,專門負責造勢引誘目標上鉤。一旦受害人按照“導師”指示進行投資,資金很可能有去無回。
案例2:警惕保健品銷售欺詐
案情介紹:公園里不時出現自稱一些“中醫(yī)專家”的人,熱心為群眾提供免費體檢。周奶奶去公園散步時,也遇到了這樣的熱心“專家”。體檢下來,“專家”稱其健康不容樂觀,并耐心地向她講解了拖延不管的嚴重后果,最后周奶奶在“專家”的推薦和反復勸說下購買了2萬元的保健品。服用三天后,她出現了腹瀉等不適,再聯系“專家”時發(fā)現電話無人接聽,公園里也不見“專家”蹤影。周奶奶頓時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
手法揭秘:騙子利用老人關注身體健康的心理,陳述虛假健康狀況,引發(fā)老年人恐慌情緒,誘導老年人高價購買所謂的“保健品”。
案例3:警惕謊稱親友出事的欺詐
案情介紹:騙子偽裝成民警給老年人打電話,聲稱其子女被拘留,需要繳納“保證金”救人。吳爺爺接到電話立馬就懵了,恍惚中覺得電話里的聲音就是自己兒子的,慌慌張張地按照假警察的要求支付了1萬元。晚上回家吳爺爺見到兒子平安無恙還暗自慶幸,后來才知道根本沒有這回事。
手法揭秘:騙子利用老年人關心子女、怕他們出事的心理,謊報情況引發(fā)老年人緊張情緒,進而實施詐騙。
案例4:警惕抵押房屋理財坑人
案情介紹:騙子打著“以房養(yǎng)老”的旗號,誘導老年人辦理房屋抵押。何奶奶在朋友的引薦下加入理財平臺,了解到“抵押”房屋3月可拿到150萬元,拿去買理財又有5萬元收益,保證穩(wěn)賺不賠,于是她就動了心。騙子拿著厚厚一疊合同催促何奶奶趕緊簽名,以免耽誤賺錢,何奶奶便急急忙忙簽了合同。一個多月后,有人來到何奶奶家讓她搬離,原來何奶奶的房子已經被過戶了,何奶奶聽后頓時癱倒在地。
手法揭秘:本例中簽訂的“抵押合同”其實是房屋處置委托合同,老人將房子處置權委托給了對方。涉及大額資產處置時,老年人一定要在子女陪同下審慎簽訂合同,并到正規(guī)公證機構辦理相關手續(xù)。
防范要點提示
不輕信所謂的高額回報,不理睬“低門檻高收益”“業(yè)內專家指導”等網絡投資理財話術,警惕進入金融市場、投資市場。
不參加任何以銷售保健品為目的的健康講座;不參加以免費、抽獎為名義的體檢活動;不輕信所謂的“醫(yī)療專家”“養(yǎng)生大師”言論。請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進行健康檢查。
不輕信“被綁架”“出車禍”等話術,情急之下勿忘核實情況,不輕易與陌生人發(fā)起資金往來,更不要貿然按照對方指示操作。
審慎對待重大資產處置,在動用大額資金前應多和家人朋友商量,聽取專業(yè)意見,切勿草率輕易嘗試。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