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釀苦瓜
許多嶺南客家人的夏天,是從一盤釀苦瓜開始的。
在家鄉(xiāng),每到夏天,尤其端午前后,到了飯點,混合著肉香的苦瓜香,會從大街小巷的窗戶飄出。我自小被母親喚到灶頭打下手,對于釀苦瓜的選材和工序,已十分熟悉。
農(nóng)歷四到七月,苦瓜當季。如今市面上的苦瓜,多是后來傳入的品種,體型胖大,紋棱緩和,顏色青嫩。鄉(xiāng)下自種的傳統(tǒng)品種,體型細瘦,皺鱗凸顯,顏色深綠。釀苦瓜以后者為優(yōu),一來味更淳濃,二來腔小,與餡的比例更協(xié)調(diào)。
首先根據(jù)苦瓜長短,斜切成二至四段,每段長約掌寬。挖瓤時,我喜歡用調(diào)羹柄旋轉(zhuǎn)一周,連瓤帶籽刮出,把苦瓜段挖成筒狀。
餡料根據(jù)個人喜好調(diào)制。以半肥瘦的豬肉為主料,可選擇搭配糯米、咸魚、黃豆、蝦米等。母親曾說,舊時經(jīng)濟不寬裕,還往餡里加莧菜,以節(jié)省肉。豬肉受熱后體積縮小,容易脫落,最好混些糯米,糯米煮熟會膨脹,使肉餡穩(wěn)穩(wěn)地黏在苦瓜內(nèi)壁上。
接著,篤篤篤篤,有節(jié)奏的砧板聲響起——用客家話來說,餡要“剁幼”,即剁得細碎,否則肥瘦不均,影響口感。隔壁也常傳來砧板聲,與我們家合奏出一首歡快的樂曲。
剁好后,用指腹把肉餡塞入苦瓜空腔中,壓實填滿。釀飽的苦瓜垂直排列在鍋里,由上往下看,就像一朵朵紅盤綠瓣的向日葵。
釀苦瓜須燜得綿綿軟軟的。剁肉前割下的豬皮,最好投入同燜,使苦瓜多吸點油脂。加水略沒過苦瓜,大火煮熟后,轉(zhuǎn)小火慢燉,直至瓜色轉(zhuǎn)為墨綠。熄火后,放置半天再食用為佳。吃前一般加醬油淀粉勾芡,俗稱“轉(zhuǎn)鑊”,也就是倒到鍋里回熱一下。
別的菜,是第一餐好吃,而釀苦瓜,卻隔餐更美味。肉餡融入了苦瓜的清爽,消減了肥膩;苦瓜也吸足了肉餡的甘鮮,消減了寡淡。葷素搭配,相得益彰?喙系目嗍亲约旱,無論怎么煮,都不傳及旁菜。故不愛吃苦瓜的小孩,可單夾出餡來吃。但許多人和我一樣,年幼時不愛吃苦瓜,長大后卻愛上了苦瓜的味道,尤其對于釀苦瓜,百吃不膩,越吃越上癮。記憶中,我的曾外祖父甚至愛吃苦瓜瓤,每每“甘之如飴”。
苦瓜性寒,可清熱消暑;豬肉性亦微寒,可滋陰潤燥。釀苦瓜祛除了侵襲身體的暑熱邪氣,補充了隨汗丟失的津液,給嶺南的炎炎夏日送來了陣陣清涼。吃了釀苦瓜再吃荔枝,也不怕“上火”了。
除了釀苦瓜,客家人還釀豆腐、茄子、辣椒。菜單上的“釀三寶”,一般是這四種釀菜中任選三種,時而白、紫、青相拼,時而咸、苦、辣俱全。
“釀”,指將一種原料塞入另一種原料的動作。“襄”,原意為手拿農(nóng)具在地里挖一個個小洞,放進種子,再蓋土。帶“襄”的字,多與包裹有關(guān)——“釀(釀)”是在谷物中心放置酒曲,“瓤”是果皮包著的果肉,“鑲”是嵌入金屬等物……民間寫菜名時習慣用“釀”字,時間久了,便約定俗成了。傳說釀菜文化的形成,源于從中原遷徙至南方的客家人缺乏小麥,只好用蔬菜、豆腐等代替餃子皮包裹餡料。
今天,母親又端出一盤釀苦瓜。啊,讓我再嘗一口鮮香回甘的夏日滋味。
作者:李遠芳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